欢迎来到太极杏湖爱心医疗服务平台
找药品、找药房一键搜索
搜索
藏医药与中医药之比较
报道:暂无
点击量:5624
发布时间:2017-11-09
一、理论思想

藏医与中医思想同源,其根本都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古人在崇拜大自然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在两者医学典籍中包含了古代哲学、天文、历法、地理、气象、物候、社会、风俗等。不过由于地理环境、宗教信仰、民风民俗的不同也使两朵奇葩各放异彩。

中医的历史可上溯到先秦,从中国先秦典籍中汲取营养——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构成了中医的基本理论。中医的最高境界就是致中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中医的哲学基础主要来自于《周易》,周易的十二辟卦和中医的"时间医学"关系密切。十二辟卦代表一年中的十二个月,它的卦象给我们提示了天地人"三才"合一的问题,要求人的生物钟应该逐步调节与天地的生物钟吻合的过程。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就是中医历史上有记录的最早典籍,它明确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构建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包含了阴阳五行、藏象、诊法、治疗和养生等中医学内容的各个方面。

藏医哲学基础来源于佛教,同样讲究"天人合一",人与宇宙能量的合二为一。佛教对藏医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养生方面。许多高僧喇嘛既是活佛,又是好的藏医。他们学佛经学到一定程度必须学医。其次,藏医用佛教理论给人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很多难解的病理关系用前世因果来解决。目前,全世界的传统医学都认为能够代表藏医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的一部书是《四部医典》。它成书于公元7-8世纪之间,主要的创始人是宇妥宁玛云丹贡布(708-835年,吐蕃王朝最杰出的医学家,藏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人)。据说宇妥宁玛云丹贡布生前漫游过很多地方,到过印度、尼泊尔,甚至可能到过中亚的一些地区和国家,而且可以肯定是上过五台山。因为《四部医典》是一个很庞大的体系,里面有来自于不同地区的医药知识包括一些术语和概念。西藏高原在地理板快是处于一个中心位置,可以吸收东边汉民族地区的医药知识,也可以吸收南亚次大陆,甚至阿拉伯半岛的医学知识。云丹贡布生活的年代正是吐蕃最强盛的时期,领土广袤,给他创造了好的历史环境,使他有条件进行一些总结和归纳。《四部医典》的基础理论是藏医独有的三因学说、七大物质、三种排泄物。这是藏民族对宇宙和生命的哲学观点具体应用在医学上的表现。其中"大五行"观,水、土、气、空间运用在医学上就是"三因学说"。第一是隆,从中医角度讲隆类似与气或者风,是有动力的。第二是赤巴,类似中医里的火,从藏医角度讲赤巴主要调节和平衡人体的热量。第三是培根,类似于中医阴阳五行里的水和土,是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和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赤巴是热性的,培根是寒性的,隆既不偏热也不偏寒,在中间起动力和调节作用。根据这三大因,藏医把疾病最终分成热症和寒症,热症用凉性的药,寒症用温性的药来治(这一点上和中医有相通和相似之处)。两大寒热是藏医永远的主题。

《四部医典》是部天书,很多内容到现在还没法解释。书中曼唐第五图——胚胎发育图。它以周为单位,详细描述了胚胎的发育过程。这种认识远远超出了同时期的西方医学认识水平,而且与现在胚胎学研究的结论十分接近。

二、诊断方法

中医诊断法之四诊是指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古称"诊法"。《内经》奠定了四诊方法的基础,《难经》则明确指出了四诊的基本概念。如《六十一难》将四诊概括为"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四诊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内容十分丰富,举凡人体所表现的一切现象与生命活动有关的社会和自然环境等等,统统在诊察之列。

藏医的诊断方法包括望、触、问三诊断。望诊是察看病人的体形、肤色等外在体征,其中尿和舌是观察的重点,触诊的触摸全身的寒热、皮肤的润燥、凸起等,问诊即询问患病的时间、部位、症状等。

藏医的脉诊和中医相似,但略有差别。藏医要求患者在脉诊前一天禁食酒肉等难消化或性凉的事物,脉诊时间则选在朝阳初露之时。脉诊的部位与中医相似,不同在于诊断部位要向内一寸(腕部第一条横纹向后量一寸)脉诊断的结果是用隆病、赤巴病、培根病来表示。

三、外科技术

中医对人体结构也是了解的。《难经》中记载"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藏、主藏意。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凡八叶,主藏魂。肾有两枚,重一斤一两,主藏志。"这说明中医也打开人体看过的。但中医强调"黑箱子"理论,认为人是一个整体;《庄子》中"通七窍而混沌死"的故事,意在表达古人整体的理论。而且中医中的"精气学说"认为世界由气来的,在上为气就是天,在下为气形是为地。人也是活这口气,这口气不走,人就活着。所以研究的活体,就是有气的活体。所以,中医的外科不发达,在历史上也只留下了"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等小故事似的外科记录,并且有些技艺已失传了。

藏民族一直保留着天葬神圣的习俗,他们相信高山、鹰鹫、颂经可以把他们的肉体送还为大自然,把他们的灵魂带到净土彼岸。天葬师在把尸体肢解、供鹰鹫啄食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了人体的构造、发展出原始的解剖学,这使藏医学与同时代的其他医学相比具有了独一无二的优势。藏医对人体构造的准确认识发展出了外科技术。据传早在8世纪,藏医就能进行非常复杂的开颅手术,这比西医要早一千多年。公元9世纪中叶,西藏历史上最为强盛的吐蕃王朝覆灭,藏区出现割据局面,许多外科手术方法也在这一时期失传。直到八百多年后,五世达赖的御医达莫洛桑曲扎根据古书记载复制了一百多件外科器械,才使后人见识到藏医外科技术的精妙和发达。这些外科器械中有做肛肠手术的,有治眼科白内障的,有做心脏穿刺的,有放血的金针,有骨科器械如做骨科手术的刮勺、骨锯等等。

四、药物使用

中药可以追溯到远古神农时代,据《淮南子》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说明上古时期中药已开始出现并应用。中药有四气,即寒、热、温、凉四气。"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以求"致中和"。《神农本草经》中把药分为上、中、下三品(即"类"),并说"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所谓以药气、药性养命、养性都是突出了中药调养人体的功效,从而保证机体、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正常。这就是许多人信奉中药的原因之一。中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可见药味不同功效各异,原因是酸味能收能涩,苦味能泄能燥,甘味能补能缓,辛味能散能行,咸味能软坚润下。根据五味的药用功能与进入相应脏腑的情况也可以发挥其"补"(或补养、或调理)的作用。中药的配伍有"君臣佐使"之说。君臣本是一个政治术语古代天子、诸侯都称君,辅佐君者称为臣,君臣有着严格的等级之分。古代药学家将它引入药物配伍组方中,成为方剂组成的基本原则。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按需要可用一味或几味;臣药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或者是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是辅助君臣药起治疗作用,或治疗次要症状,或消除(减轻)君、臣药的毒性,或用于反佐药;使药是起引经或调和作用的药物。另外,用药有兵法。必须要了解它们的比拟中的联系,药有性属类别,兵有种类装备,药有轻用重用,兵有辅攻主攻,药有缓急攻补,兵有虚实强弱,药有配伍精良,兵有出奇制胜……。明代李时珍著作的《本草纲目》收录可近二千种中药,一万多个方子,对所记载的各类药物的名称、产地、气味、形态、栽培、采集、炮制等都做了详细介绍,在训诂、语言文字、势力、地理、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诸多贡献,是集中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者。

雪域高原也孕育了神奇而多样的藏药资源。公元8世纪的《四部医典》记载的药名已超过一千种,公元18世纪成书的《晶珠本草》收集了近两千三百种药材。藏药分植物药、动物药、土石盐碱和金属矿物药等,甚至一些名贵的玉石、珍珠、珊瑚、玛瑙等也能入药。藏药里既有西藏本土生长的药,也有从别的地方引进的药,比如海洋中的药,印度的植物药。藏药并不只长在青藏高原上,关键是药物在什么样的理论指导下应用,而不是以药的产地来界定。是否是在藏医理论下应用的药物是藏药和中药之间的最大区别。藏药的采集、标本的采集、药材的选料和配伍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治疗热病的药一定要在雪山或者高山的阴面采集,不能在阳面采,治寒症的药则相反。这是一个大的分类。另外,药物采集之前,要念药师佛的一些咒语,在采药过程中也要一边采集一边念咒。采集的地段也有讲究,比如这个地方过去发生过战争、水灾、瘟疫,就不能去采,如果这个地方曾经有著名的喇嘛待过就可以采。采集药还要选择日期,选择属相。藏药分六味(甘、酸、苦、辛、咸、涩)、八性(轻、重、润、燥、锐、钝、凉、热)、十七效(柔、重、温、润、稳、寒、钝、凉、软、稀、干、干枯、热、轻、锐、糙、动)。另外,藏药对药性还有一些很奇特的看法,比如动物的脏腑可以治疗人脏腑方面的毛病,自然界那些紫红色植物可以治血的毛病,黄色植物可以治胆的毛病。曾几何时中医和藏医事业受到西医文明的冲击,被部分人划分到封建遗毒的范畴。

到了21世纪的今天,经济快速增长,气候环境恶化,资源纷争四起,人类激进迷茫,人们需要医身更需要医心。当西医束手无策时,我们开始回归,向自然求救、向祖先求救。中医和藏医成了一剂良药走进了大家的视野。

4001-919-120

客服热线(服务时间: 8:00-23:00)

医院合作电话:18120212120

联系邮箱:1660964761@qq.com